1 月 12 日上午消息,由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科技聯(lián)合主辦的 “2020 科技風云榜”今日開幕,今年活動主題為 “萬物再生長”。華為消費者 BG 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鴻蒙 OS 的出現,不是為了應對美國制裁而做的替代系統(tǒng)。鴻蒙 OS 不是安卓的拷貝,也不是 iOS 的拷貝,它是真正面向未來 IoT 時代的一個全景操作系統(tǒng)。
王成錄表示,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從 2018 年開始就已經微微下降,2019 年大概下降 3%。2020 年由于疫情的影響,整體下降得會更大一些,整個智能手機的發(fā)貨量的不增長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確定的事實。同時,消費者使用手機的時長,從 2018 年開始也基本上穩(wěn)定在 4 到 5 個小時。這些信息都表明整個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互聯(lián)網產業(yè)的發(fā)展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型期。
但他指出,目前只有智能手機的平臺生態(tài)才是非常繁榮的,而智能手表、電視、車機上的應用是非常少的。核心就在于每個硬件設備上搭載的系統(tǒng)是完全碎片化的,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 20、30 個之多,這樣就造成開發(fā)者想做一個基于其它硬件平臺的應用會非常麻煩,要換不同的平臺做適配,工作量非常大。
而鴻蒙 OS 的誕生,華為的目標就是用一套系統(tǒng)來解決所有的 IoT 硬件設備的問題。“外界可能有猜測,華為是不是因為美國制裁開發(fā)了鴻蒙這套系統(tǒng),我告訴大家不是這樣的。”王成錄說,鴻蒙 OS 真正立項開發(fā)是在 2016 年 5 月,那時華為就在思考智能手機產業(yè)發(fā)展到頂了以后,未來這個行業(yè)該怎么辦?華為這么大的終端生意,也不可能把所有生態(tài)的根基構置在別人的系統(tǒng)。這兩個問題促使了鴻蒙 OS 的誕生。
王成錄表示,華為希望達到的目標是,用一套系統(tǒng)滿足所有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硬件的系統(tǒng)裝載要求。對消費者來說,在使用各種各樣的硬件時,可以像使用一臺智能手機一樣的簡單;對于開發(fā)者來說,在這個系統(tǒng)里開發(fā)一次業(yè)務邏輯代碼,就可以在多個設備上部署。
他透露,華為的目標是在 2021 年,華為自有設備的裝機量保守估計是 2 億臺,或者遠超 2 億臺;更重要的是鴻蒙 OS 也會開放給第三方設備,保守的裝機量會達到 1 億臺。這樣加起來,在 2021 年,鴻蒙系統(tǒng)富設備的硬件基礎就有 3 到 4 億臺。
“鴻蒙系統(tǒng)不是安卓的拷貝,也不是 iOS 的拷貝,它是真正面向未來 IoT 時代的一個全景操作系統(tǒng)。這個操作系統(tǒng)跟僅僅基于手機的安卓和 iOS 是不同的,在未來真正的 IoT 到來時是需要這樣一個系統(tǒng)把底層充分地打通,鴻蒙邁出了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王成錄最后說。
以下為王成錄演講全文: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鴻蒙 OS 的進展和未來發(fā)展我們的一些思考。感謝新浪對我們的邀請!
今天我想從整個產業(yè)發(fā)展的大背景先開始介紹我們對未來的一些考慮。
這些材料我想大家可能在各個場合都看到過,行業(yè)在談論 IoT 的發(fā)展已經有十多年了,我們各行各業(yè)、各個企業(yè)包括學術界做了很多嘗試,怎么樣讓 IoT 真正地走到人們的生活中。從目前來看,我們雖然 IoT 的設備量增長得比較大,但是給人的生活帶來的改變還處在初始階段。現在整個行業(yè)處在了非常好的關鍵的轉折時期,因為智能手機從 2004 年第一代的 iPhone 出現,才真正讓整個行業(yè)進入到了移動互聯(lián)網的時代。過去的十幾年我們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是基于智能手機這個硬件平臺而進行的。今天我們再來看這個行業(yè),有三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供大家來參考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階段。
第一個信息: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從 2018 年開始就已經微微下降,2019 年大概整體下降 3% 多。2020 年由于疫情的影響,我們整體下降得會更大一些,但是整個智能手機的發(fā)貨量的不增長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確定的事實。
第二個信息:過去的這幾年,無論是安卓生態(tài)還是蘋果生態(tài),真正的新的 App 可能沒有幾個,除了抖音以外,可能我們整個行業(yè)不再有新的 App 的出現。
第三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消費者使用手機的時長,從 2018 年開始也基本上穩(wěn)定在 4 到 5 個小時。
這三個信息表明我們整個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互聯(lián)網產業(yè)的發(fā)展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轉型期。再加上 IoT 硬件不斷地出現,我想這個行業(yè)就處在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換期。
這張圖想表達的是我們過去這么多年,雖然智能手機為載體的移動產業(yè)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我們看一看,只有在智能手機這個平臺上我們整個生態(tài)才是非常繁榮的,全球整個基于智能手機的 App 加起來大概 400 多萬的量。但是除了手機之外,智能手表、電視、車機上面的應用是非常少的。應用少,消費者使用這個設備的動力就會變小,因為用這個設備沒有服務。
原因到底是什么造成的?核心就在于我們每個硬件設備上跑的系統(tǒng)是完全碎片化的。大家耳熟能詳的或者是稍微熟悉一點的我們列在這上面就有 20、30 個之多,這樣的一個狀態(tài)就造成了開發(fā)者實際上要想做一個基于其它硬件平臺的應用就會非常麻煩,要不同地去換平臺,不同地做適配,不同地做各種各樣的新設備上的應用,對他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工作量。
另外一個非常有挑戰(zhàn)的問題是我們大大小小的設備,如果有屏幕,尺寸差異非常大。不論是蘋果的 App Store 上的應用還是安卓上的應用,真正的開發(fā)工作量占大頭的是 UI 部分的適配。這么多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尺寸和分辨率,就會帶來整個的開發(fā)工作量倍增。從消費者來看,第一,除了手機以外,其它智能設備的應用很少,我們用這樣的設備本身,給生活帶來的便利非常有限。另外,每一種設備不同的系統(tǒng)、不同的操作方式,對消費者來講,學習成本是非常高的。這是目前阻礙整個由智能手機為載體的移動產業(yè)向 IoT 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瓶頸,瓶頸就是在于系統(tǒng)的碎片化。
華為鴻蒙 OS 的誕生,我們的目標就是能不能用一套系統(tǒng)來解決所有的大大小小的 IoT 硬件設備的問題。外界可能有猜測,華為是不是因為美國制裁去開發(fā)了鴻蒙這套系統(tǒng),我告訴大家 “不是這樣的”。這套系統(tǒng)我們真正立項開發(fā)是在 2016 年的 5 月份,那會兒我們就在思考未來智能手機這個產業(yè)的發(fā)展,它總有一天會到頂。一旦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到頂了以后,未來這個行業(yè)該怎么辦?我們就不斷地問自己這樣的問題,華為這么大的終端生意,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生態(tài)的根基構置在別人的系統(tǒng)。所以,這兩個問題促使我們去思考我們未來要做什么樣的系統(tǒng),這就是鴻蒙 OS 誕生的最核心的初始背景。
當時我們做這個系統(tǒng),設定幾個目標:第一,希望用一套系統(tǒng)去滿足所有的硬件設備的裝載要求,不再需要不同的硬件去定制不同的系統(tǒng)。第二,非常重要的,今天看起來也是非常創(chuàng)新的一點,我們這套系統(tǒng)不再把一個一個 IoT 硬件當作孤立的設備來看,在這套系統(tǒng)里,所有的 IoT 硬件是融為一體的。第三,針對開發(fā)者目前面臨的問題,我們瞄的點就是解決開發(fā)者的問題,希望開發(fā)者寫一次的業(yè)務邏輯代碼就可以在不同的設備上跑起來。這就是整個鴻蒙 OS 設計的最開始的三個目標方向,我們過去這幾年也是沿著這個方向逐步往下發(fā)展的。
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是,用一套系統(tǒng)滿足所有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硬件的系統(tǒng)裝載要求。對消費者來講,我們希望消費者在使用這么多硬件的時候,就像今天使用一臺智能手機一樣的簡單。我們也希望開發(fā)者在這個系統(tǒng)里面開發(fā)一次的業(yè)務邏輯代碼,就可以在多個設備上部署起來。這就是整個鴻蒙系統(tǒng)要達到的目標,我相信這個目標一旦達成,我們可能真正地去推動整個 IoT 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這里有一個點,我剛剛已經跟大家講了,是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新點,就是我們鴻蒙系統(tǒng)是把多設備當作一個邏輯設備來看的,它具體的實現原理是什么樣子呢?我下面用兩頁膠片,稍微給大家做以解釋。
這張圖所表達的是今天我們多設備之間的連接是怎么做的。大家看圖上的這些線,是連著中間這個手機的邊界。今天其它廠家的手機也做了手機跟大屏之間的投屏,華為也有類似于投屏這樣的體驗,兩者到底有什么不一樣?今天我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講一下。
其它廠家做的投屏,它仍然是把電視機、手機、車機包括攝像頭當作四個獨立的設備,它是通過上層的應用層把它連接起來,這種連接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它的通用性和它的擴展性都不行,因為我要針對不同的應用要去做適配,這種技術再往下發(fā)展,給整個行業(yè)會帶來非常大的挑戰(zhàn),我們每個應用都去適配,這個工作量是難以承受的。鴻蒙本身想怎么做呢?我們就希望將來通過整個軟總線的這種連接方式,把單個設備的物理連接通過無線連接的方式實現,這就相當于我們把每個今天看到的一個一個孤立的物理設備的邊界打破了,我們用無線的方式把多個設備融為一體。這種融為一體跟上層的應用是無關的,它的通用性就非常好。第二,我們只要在軟總線上持續(xù)去投資、去攻克整個軟總線的技術,我們就讓它的擴展性會非常好,我們就希望將來我們的軟總線的連接,就像在一臺設備上 PCB 的連接一樣。今天告訴大家,我們已經做到了,我們整個帶寬達到 1.8 個 G,我們的時延小于 20 毫秒,我們丟包的耐受度已經超過了 30%。所以,我們仍然在軟總線上會持續(xù)投資,這樣整個鴻蒙所倡導的多設備融合就有了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將來應用開發(fā)者就不用再關注你的應用跑在哪個孤立的硬件設備上,你可以調用所有的跟這個設備連接在一起的一個超級終端設備。
進一步去理解,我們希望用這樣的技術達到圖上所表達的未來 IoT 的場景。
下面是一個一個的超級終端。“超級終端”的含義就是我們通過鴻蒙系統(tǒng),把多個孤立的 IoT 的設備融為一體。融為一體以后,我們整個這個終端在邏輯上看是一個新的終端,就相當于消費者自己可以根據自己的場景訴求去定義自己的終端,比如辦公,我可以把 PC、Pad、手機融在一起。如果出行,我可以把手表、車機、手機融在一起,等等。當然這種場景會有很多,消費者自己都可以根據自己對這個設備的需求來決定哪些設備融在一起。有了這個以后,實際上對上層的應用開發(fā)者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因為今天所有的手機也好、手表也好,包括車機也好,所有的應用仍然是受限于單個設備本身的硬件能力和約束。我們一旦通過鴻蒙系統(tǒng)構成超級終端,上層的應用開發(fā)者就有機會去脫離單個設備的物理硬件能力的限制,它就可以調用更多的硬件,就會做出來我們今天單設備所無法企及到的一種體驗。
這個體驗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下面我用幾個例子來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例子大家可能會更好地理解。
第一,游戲。這個游戲的場景是手機跟大屏組成了一個新的超級終端。我們用手機的陀螺儀這種體感的傳感器傳遞的信息,在晃動的時候就相當于操作了這個游戲。也可以多個人同時打,我們用手機掃碼就可以加入到這個游戲里面來,實際上它就用了手機上的傳感器的能力去判斷你的動作,整個游戲就跟單設備上有非常不一樣的體驗。這樣的能力,游戲是一個先行的例子,我們后續(xù)很多的應用都會做出來跟現在單設備上有非常大差異化的體驗的應用。
第二,家居領域。在座的各位都會聽到或者是買家電設備的時候,每人都在講他的家電設備是智能化的,智能化非常重要的,一是聯(lián)網。二是這個設備本身要能跟人之間進行交互。三是這種操作本身可能不受限于單設備本身的約束。這三個東西如果說做不到,消費者是體驗不到智能化的體驗。我們跟國內頭部的家電廠家做了創(chuàng)新,我們希望鴻蒙這套系統(tǒng)裝載在不同的家電設備上,跟鴻蒙的手機之間形成一個家里面的超級終端,這就讓今天我們看的一個一個非常難交互的而且不可視的家電設備都變成可視化,非常方便交互。下面這個視頻會給大家一個很好的直觀的解釋,大家可以看一下。
我們用手機去碰一下這個烤箱,這個烤箱所有的狀態(tài)在手機上可以看得到。我們可以尋找菜譜,一鍵式設置,這個烤箱就按照菜譜里的要求進行各種參數的設定。而且這個烤箱一旦做完了以后,它可以報告給手表,人就不需要待在廚房。如果是不方便的話,像飲水機在下邊怎么辦,我們可能用 “指一指”的方式或者 “掃碼”的方式,也能聯(lián)起來,包括料理機也都可以聯(lián)起來。還有更多,所有家里面廚房的設備,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實現可視化,實現方便的交互,油煙機可以做體檢,可以做清理包括服務的預定等等,空氣凈化器也可以,空調也可以,所有的家電設備都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所有的老百姓幾乎零成本都會用的 “碰一碰”、“掃一掃”,就可以跟這種設備做聯(lián)接,比今天我們要去配一個網簡單得太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讓所有的家電設備在手機的這個屏幕上都是可視的,我們都可以做非常豐富的交互。這是未來可能智能家電要有的樣子,能實現這樣的能力,就是通過鴻蒙系統(tǒng)把它的底層打通。如果說沒有這樣的系統(tǒng),我們讓這么多大大小小的設備能聯(lián)接起來,那代價就太大了。
第三個例子是出行。出行最重要的就是便捷和安全,我們跟滴滴打車做了一個基于鴻蒙的創(chuàng)新,如果在手機上訂了一輛車,在出差的時候可能你手不太方便拿手機,這個時候如果打車信息能夠在手機上呈現,這就非常方便。信息轉到了手表上,你可以看到車輛要到達的時間、車牌號,上了車以后,仍然可以在手表上去看整個運行的狀態(tài),也可以在手表上支付。大家在外出的時候,手上可能都會拎著很多東西,我們用這種方式就完全可以脫離原來手機的約束,我們就可以獲得跟原來非常不一樣的方便體驗。
這也是一個出行的例子,我們跟百度一起做的。如果我們在野外騎車,需要導航的時候,今天我們可能要在車上搞一個架子,把手機放上去,在陽光下可能看著還不是特別方便,這個例子做得也挺好,也是一樣,我們把導航利用手表和手機之間的聯(lián)動,把導航關鍵的信息放在手表上就可以了,這時我們騎車的時候,方便抬腕看一下手表,同樣能達到同樣的功能。
這幾個例子,我們既從南向,又從北向,給大家解釋了一下鴻蒙到底是什么。南向就是我們不論是在辦公的場景,在家庭的場景,在出行的場景,我們都是多設備重在一起。北向是用應用可以去跨多個設備的使用,體驗不同。
最后一個例子:辦公。這個例子我很喜歡,我們跟 WPS 做的。比如說我們開一個會議,大家討論一個方案。如果我們討論方案的人不在同一間會議室,異地開會,可能大家同步討論的焦點就不太容易聚焦在一起,效率是有影響的。有了鴻蒙系統(tǒng)以后也是非常容易,討論的這個人把他的材料投到一個大屏上以后,同時放上一個二維碼,無論這個人在什么地方,在異地也好,或者是在不同的辦公位都可以,我們掃一下這個二維碼就可以加入到這里來討論,我們每個人把他關注的焦點標注出來,其他與會的人都能看得到。這個方式實際上是另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這就相當于我們手機、Pad 和大屏成了遠程開會的辦公的終端,而且這個辦公的終端上面實現的體驗跟我們所有人在一起討論一個方案是非常接近的,這樣的話我們辦公的效率和質量獲得了大幅地提升。
這些所有的應用實際上都是華為跟我們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來做創(chuàng)新做出來的。如果說其他的伙伴們想做,我們該怎么辦呢?這一頁圖是給了咱們的前景。
去年 9 月 10 號我們在松山湖發(fā)布鴻蒙 2.0 的時候就講我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不但鴻蒙使能華為自己的設備,我們同樣開放給合作伙伴。我們無論是從 SDK 還是源代碼,還是開發(fā)的模組,包括開發(fā)工具,我們都開放給硬件生產廠家,大家可以非常靈活地選擇自己最方便的方式去開發(fā)自己的硬件設備。更重要的就是 DevEco 這個工具,它是把整個從系統(tǒng)的加載到整個系統(tǒng)的燒錄,到最后的測試,我們完全是一體化的。大家在這個平臺上去生產制造鴻蒙的硬件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后續(xù)會持續(xù)在 SDK、源代碼的開發(fā)、開發(fā)板塊和模組上持續(xù)地投入,會有更多的模組不斷地發(fā)布給大家,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業(yè)務需要去做選擇。
北向對應用開發(fā)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幾件事情,這幾件事情也是咱們中國所有的開發(fā)者夢寐以求的。我們不論是編程框架,無論是我們的 DevEco 工具還是編譯器,在此前中國是沒有一個系統(tǒng)是有這樣完整的東西提供給開發(fā)者的,所有的開發(fā)者都是基于歐美的這些系統(tǒng)的軟件來做自己的應用,帶來的問題就是非常碎片化。我們希望鴻蒙起步的這一天,就把我們編程的框架,包括我們的工具,包括編譯器都去開放給大家,讓大家基于這一套系統(tǒng),真正在華為的這一套鴻蒙系統(tǒng),或者說中國整個移動操作系統(tǒng)的基礎上去開發(fā)自己的應用。隨著時間的沉淀,相信我們的框架也好,工具也好,會越做越好。這個基礎有了以后,我們未來移動產業(yè)的發(fā)展我覺得后勁是非常足的。
我們的目標是在 2021 年,在華為自有的設備上,我們的裝機量保守估計是 2 億臺,我們的目標還在挑戰(zhàn),希望能夠超過 2 億臺,或者遠超 2 億臺。更重要的是我們開放給第三方設備,目前我們跟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溝通來看,保守的裝機量會達到 1 億臺。而且我特別想跟大家強調的,這一億臺的設備全是強交互的富設備,比如說不是像燈泡、插座這種設備沒有計算在內,我們都是一些強交互的富設備,比如說白板,投影儀,電視機,電子本等等,這些設備保守的裝機量會有 1 億臺,我相信第三方的伙伴在充分理解了鴻蒙系統(tǒng)的價值以后,這個數據可能不只是 1 億臺。這樣加起來,我們在 2021 年,鴻蒙系統(tǒng)富設備的硬件基礎就有 3 到 4 億臺,我想這對應用開發(fā)者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起步是非常好的。
我想著重談一點開源,這一點應該說是所有的伙伴包括業(yè)界大家都非常關注的。我們去年 9 月 10 號在發(fā)布鴻蒙 2.0 的同時,我們當天晚上 8 點鐘,我們的開源代碼正式向業(yè)界開放,大家可以下載了。從我們公布開源一個月以后,我們的量增長是非常大的。我們第一步的開源是把 128K RAM 到 128M RAM 的小設備的前瞻代碼已經開源了。今年的 4 月份,我們第二階段的開源會如期進行。10 月份的開源也一定會如期進行,我們也會再跟伙伴溝通,如果大家有比較強烈訴求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把第三階段的開源再稍微提前一點。
鴻蒙這套系統(tǒng)本身的出現,不是華為為了應對美國的制裁,我們做了一個替代的系統(tǒng)。鴻蒙系統(tǒng)不是安卓的拷貝,也不是 iOS 的拷貝,它是真正面向未來 IoT 時代的一個全景操作系統(tǒng)。這個操作系統(tǒng)跟今天僅僅基于手機的安卓和 iOS 是不同的。在未來真正的 IoT 到來的時候是需要這樣一個系統(tǒng)把底層充分地打通,鴻蒙邁出了第一步,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我們過去的一年多,不論是在南向的硬件合作伙伴,還有北向,都做了大量的創(chuàng)新,也歡迎咱們廣大的消費者,包括媒體的朋友,包括學術界,大家來給我們不斷地提意見和建議,我們不斷地去改進,我非常有信心,中國的產業(yè)界、學術界和咱們開發(fā)者等等,大家力量集中在一起,我們一定能夠把整個基于鴻蒙未來的 IoT 的移動互聯(lián)網產業(yè)做好,根扎在中國,我相信會對咱們各行各業(yè)來講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今天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這么多,謝謝大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