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jù)觀察者網報道,德媒披露,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訪華之際,中企對德國漢堡港“福地”碼頭投資項目出現(xiàn)變數(shù)。德國經濟部12日透露,“福地”碼頭已被列為德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德方正在評估是否繼續(xù)允許中企中遠海運入股該碼頭。德國法律規(guī)定,如海運或河運碼頭年吞吐量達到327萬噸,將被視作“關鍵基礎設施”。而在2023年,德方預計“福地”碼頭吞吐量將明顯在這一規(guī)模之上。德國漢堡公司則證實,今年年初德國相關部門已將該碼頭列入“關鍵基礎設施”行列。這一變故不會導致中企投資直接中斷,但顯然德國政府將對是否許可繼續(xù)投資重新進行評估。德國方面的變卦,距離其同意中企入股不過半年時間。朔爾茨曾任8年漢堡市長,其帶頭推動的中資入股“福地”碼頭項目或被推翻。
中企中遠海運原本與德國漢堡公司達成了持有“福地”碼頭35%股權的合作意向,德國政府六部門聯(lián)合對此事進行審查。隨后朔爾茨推動下,入股一事以妥協(xié)方式達成。中遠海運持股“福地”碼頭24.9%股權,不觸及25%的審查線,無需德國政府部門聯(lián)合審查即可成立。該項合作原本被視作朔爾茨推動中德經貿投資往來決心的體現(xiàn),對德國漢堡港的發(fā)展而言也利好明顯。漢堡港是歐洲第三大碼頭,中企則是漢堡港最大合作方。中企入股將明顯為漢堡港的未來發(fā)展提供確定性,并注入港口業(yè)務發(fā)展增量。漢堡集團董事長上月23日呼吁德國經濟部對“早已通過”的投資,做出“最終同意”。指出漢堡集團已為此等待了18個月,呼吁德國政府為漢堡港為主的135萬個以上港口工作崗位負責。
但顯然,德國政府相關部門并未聽進去漢堡集團的呼吁。在“25%投資審查線”無法設限后,德國相關部門又推動“福地”碼頭成為“事關德國國家安全的關鍵基礎設施”。再度將漢堡集團與中企中遠海運的此次合作,推入不確定中。這樣反復無常的做法,是對德國商業(yè)信用的損傷?;驇ビ绊懼衅髮Φ聡顿Y信心的系列連鎖反應,給處于高壓之中的德國經濟構成損傷。當下由于美國策動、加劇的俄烏沖突影響,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各國整體處于投資、工業(yè)流出狀態(tài)。漢堡集團等德國企業(yè)處境艱難,漢堡集團主動推動與中企達成碼頭入股協(xié)定,顯然是對中企將帶來的經濟活力抱以期待。
中遠海運入股“福地”碼頭后,或給漢堡港帶去三方面轉變。一,港口裝卸量提升。不論是出于成本節(jié)約還是便利性考慮,入股后中企都有向漢堡港進行更大海運分流的必要。二,漢堡港發(fā)展體系更為明晰。有了中企帶來的確定性船運增量后,“福地”碼頭及其他漢堡港所屬碼頭的擴建改新便能提上日程。中企所帶來的基建、資金資源,有能力給漢堡港發(fā)展面貌帶去一新。三,漢堡港將融入中國帶來的全球海運形勢再布局中。中企引領著從貨船制造到航線選擇的全球海運形勢,漢堡港如將中企拒之門外,也將錯過中企帶來的轉折機遇。
德方不應在同中企達成協(xié)議或拿到投資后翻臉,這在損害漢堡港的發(fā)展遠景,也難免影響德國的整體投資環(huán)境。期待德方多做有益中德兩國互信的事,而非給兩國經貿投資的進行人為設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