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大環(huán)境的遇冷,是很多人的普遍體感。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網上零售額增幅普遍放緩,其中有五個月的月增長率在5%以下。
(相關資料圖)
作為一年一度消費爆發(fā)的節(jié)點,今年雙11的表現自然而然成為各界的關注重點。
從已經披露的成績單來看,雙11依然是電商銷量爆發(fā)最大的窗口。10月31日,天貓雙11開始后第一個小時,102個品牌成交額過億元。京東開賣1分鐘后,家電全品類成交額破10億元。截至11月10日零點,天貓雙11已經跑出了148個成交額增長超100%的品類。
不管是10月31日的“開門紅”,還是11月11日的“正日子”,依然有許多商家,在不確定性中抓住了雙11帶來的確定性。與此同時,不管是商家還是平臺,也都意識到生意進入了新的周期,降本增效成為今年的主旋律。燒錢換量的老辦法面臨挑戰(zhàn),大家開始重新討論生意和經營的本質。
36氪「CEO錦囊」特別節(jié)目邀請了三位消費領域資深大咖,隅田川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MO吳振、蚊子會創(chuàng)始人兼CEO吳蚊米和知名互聯(lián)網分析師倪叔做客直播間,從消費和電商的最前沿出發(fā),進行了一場深入的圓桌對話。
在這場圓桌里,我們重點探討了以下問題:
1、當前消費情緒變化,到底給從業(yè)者帶來了哪些實際影響?
2、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huán)境中,商家做好哪些動作才能抓住確定性?
3、作為中國第一的購物節(jié)IP,和全年銷量爆發(fā)的最大窗口,雙11的玩法有哪些改變?
4、雙11大促,除了銷量,商家還應該留下什么?
5、有哪些新的工具,可以達到真正的降本增效?
01. 消費情緒變化,品牌從重銷量到重效率的轉變
36氪:今年消費遇冷是媒體和消費同行飯桌上聊天的主旋律。開場我們先來聊點刺激的,幾位今年雙11的戰(zhàn)果如何?相應的,你們的雙11預算是高了還是低了?
吳振:截至11月8日,隅田川位列整個大食品類目的第七,去年是第十。在掛耳咖啡和咖啡液細分類目隅田川是第一,并且相比第二名的領先優(yōu)勢比去年更大了。我們預期,整個雙11期間增量能達到30%?左右,可能在賽道里面算還不錯,但跟自身的前年三倍多的增速相比,確實稍弱。
相比銷量,今年雙11我們可能更注重品牌影響。9月份時隅田川推出了王家衛(wèi)導演肖戰(zhàn)主演的品牌短片,全網曝光達到幾十億量級。在規(guī)劃這一品牌活動的時候,我們是將雙11考慮進去,希望達成兩段爆發(fā),為未來的長效經營貢獻價值。如果把這類塑造品牌認知的活動算進去,隅田川在今年雙11的預算其實大于去年。單純從投流來講,今年會比去年更審慎地計算投入產出比。
吳蚊米:作為服務商,我們的一大感受是今年的雙11更清爽了,就是分成24日晚預售,31日晚現貨和10日晚八點新一輪現貨,共三波。不管是對消費者還是對品牌商家來說,玩法都不再復雜。目前我們服務了近百個品牌,在24日晚預售這一波的業(yè)績目標都超額完成了。
美妝這次表現很好。某個貴婦級美容儀品牌,一臺美容儀產品單價1萬元,預售銷量出去好幾百,讓人體會到,消費者的消費力依然強勁。另外,蚊子會代播的國貨美妝品牌養(yǎng)生堂,不管是滲透率還是成交額,實際成績相比目標翻了好幾倍,國貨崛起的潮流還在繼續(xù)。
家用電器則是另一個表現突出的品類。蚊子會服務美的已經好幾年,每一年目標都節(jié)節(jié)攀升,今年的預售依然超額完成。除了大品牌,一些小品牌也表現很好。比如北鼎,它客單價在家用小電器中是較高的,但預售成績超出目標很多。其實,現在消費者不是不花錢,而是要花在刀刃上,花在真正在意的地方。大家現在居家時間更多,也就更希望通過電器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36氪:吳振提到了一個重要變化,品牌在投入產出比上更加審慎了。是否可以理解成,比起往年燒錢來換GMV,以擴大規(guī)模為第一目標,品牌如今更加看重效率了呢?
吳振:其實擴大規(guī)模和看重效率是殊途同歸。對于一個企業(yè)經營,效率有大效率和小效率兩個層面。大效率服務于戰(zhàn)略目的。只要在承擔范圍內,那么為了達到戰(zhàn)略目的,成本在所不惜。小效率則是日常的運營優(yōu)化、降本增效,這對企業(yè)來講也很重要。
對于隅田川,當前的大效率就是實現規(guī)?;?,讓固定成本降低,實現現金流和利潤的大幅優(yōu)化。舉個例子,假設大象體重是老鼠的10000倍,但大象的能耗只有老鼠的1000倍。所以,盡管今年大環(huán)境不算好,但是因為我們看好咖啡,看好隅田川這個品牌,所以依然采取了高舉高打、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略。最終成果,今年前十個月,隅田川銷量是去年同期的150%,體量則達到去年的2.5?倍。明年我們依然會保持這種大效率。
小效率,總結就是降本增效。在投入的時候,我們會傾向于投入更確定的事情、更確定的渠道。相對而言,天貓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能夠從品牌端、曝光端、會員運營端等方面提供更完整的服務。比如,今年天貓雙11?的店播和會員運營上,我們就會花更多心思,期望取得小效率層面上的提效。?
36氪:作為服務商,蚊子會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品牌,大部分品牌的雙11預算投入和GMV產出,是更多還是更少了?有沒有實際案例可以分享?
吳蚊米:確實是這樣。品牌在花錢時,考量的維度更多了。如何把流量效率最大化是品牌很看重的事情。對服務商的要求不止賣貨,還需要更多附加價值。以前,有多少預算,想想在哪個時間讓多少KOL帶貨,要達到多少ROI,品牌會直接給個Brief?,F在他們可能會要求服務商先做一個方案,你列出自己哪一個渠道的ROI?更高,又如何把不同渠道聯(lián)動起來。
以前品牌的TP、代播、圖文短視頻可能是不同的服務商,之間信息溝通不暢,就會形成流量浪費?,F在品牌更傾向于交給同一家,把所有渠道都打通,實現最大轉化。
對服務商來說,要考慮的不是品牌預算多和少,而是如何幫助品牌在這一預算下,實現流量效率最大化,讓品牌愿意把所有預算都花在你家。相比往年燒錢換量,激進擴張,如今也要燒錢,但每一分錢都要燒在刀刃上。
36氪:倪叔之前在阿里待過7年,也跟業(yè)內有很深聯(lián)系,就您觀察,效率是否已經成為品牌商家在經營中首要考慮的因素?
倪叔:效率和成本,自然是做生意最關心的問題。但雙11不止如此。我往往會跟服務的品牌強調兩個點。第一是,預算到底如何定?我以前在阿里做雙11,每年滿300減50還是滿400減60,肯定不是拍腦袋決定,而是通過平臺獲得的消費者數據嚴格核算的。品牌也是同樣。假如一個用戶總共花500元,那么他最想要的是哪些?你的品類在不在核心需求里?如果是的話,品牌大投入去搶份額是對的。如果不是的話,那就佛系一點,自然降低促銷成本。
第二個點是,雙11?大促中,品牌一擁而上,流量一定是比日常要貴的。品牌如果追求數字追求ROI,不如加大日常投入。雙11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品牌投資用戶資產的最好機會,是摸高天花板的機會。
舉個例子,露營是個新興增長賽道,正有大量新用戶涌入,那么品牌在雙11投入,不是為了銷量,而是為了在賽道鞏固擴張自己的占有率,算ROI就本末倒置了。
但是搶占到賽道高地之后呢?我接觸的很多品牌,都在加大私域的經營力度,不再盲目追逐流量,因為搶流量就是一個卷的過程,你要避免過度的卷,才能真正的提升效率。
02. 雙11不僅是一次沖業(yè)績的大促,更是品牌沉淀的好時機
36氪:吳振剛剛也提到,這次雙11,隅田川比起銷量更看重品牌影響。但品牌力聽起來有點虛,要怎么體現和衡量?
吳振:我自己的理解,品牌就是八個字:識別記憶,重復積累。識別記憶包括符號體系、話語體系等,重復積累則靠傳播和露出。效率,則可以理解為重復的效果。
舉例來說,直播間就是一個實現品牌信息傳遞的重要渠道。我可以在直播間體現我的品牌資產,包括隅田川是亞運會贊助商,擁有鎖鮮技術,還有代言人和logo等一整個體系。
這些品牌資產有三個作用。第一,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我認為,品牌跟消費者的最好關系,就是你選擇我的成本為零。品牌是否形成,成交轉化率是重要的衡量指標。
第二,填補消費者心理落差,就是所謂的品牌溢價。很多新消費品牌興起又面臨困境,很大原因是沒能產生品牌溢價,最后毛利撐不住了。
第三,是社會資源的杠桿。一個品牌,一定要有高揚的品牌精神。對隅田川來說,就是讓每個人都喝上健康平價的好咖啡。有了品牌精神,別人才認可你,才能一起成就品牌。?
36氪:那在今年雙11中,隅田川具體是如何實現品牌資產的沉淀或者說傳達的,更側重哪個平臺?
吳振:無論是流量資源、品牌資源還是貨品資源,都還是重點放在天貓。主要三個考慮。第一,天貓依然是行業(yè)占比最大的,要宣傳品牌,自然要選在人最多的地方。第二,天貓的雙11心智是非常強的,形成了消費者習慣。第三,從營銷工具和人群經營工具上,天貓也相對更對豐富的。品牌在天貓立住了,那全渠道都立得住。這是去年經驗驗證過的,是相對確定性的。
就以王家衛(wèi)導演影片的活動分析。9?月份開始的話題策劃和貨品準備,我們大頭都放在天貓,并聯(lián)動了天貓的超級品牌日IP,形成核心爆發(fā),然后再輻射全渠道,在社交媒體平臺引爆。?
36氪:蚊子會如何看待品牌資產這件事,是也將天貓作為主陣地還是?
吳蚊米:品牌,一定是長期主義者。它要有非常清楚的自我定位認知。舉個例子,我們之前服務的一個品牌,電商視覺老板全程把關,如果他不認可,寧可不動。我覺得這就是堅持品牌自身定義。第二塊我覺得就是平臺的賦能。
平臺上,我們確實更側重天貓,因為第一,消費者心智上,雙11第一選擇還是天貓。第二,作為MCN機構,我們察覺9、10月份,有一大波淘寶主播從抖快等其他平臺回流了。因為她們發(fā)現這里的流量更穩(wěn)定、更精準。天貓場觀可能不像其他平臺那么多,但是來的都是有消費預期的人群。這是天貓的確定性。
36氪:長期主義的品牌,跟短時爆發(fā)的流量之間沖突嗎?要怎么把品牌塑造融入雙11這種限時大促中?
吳振:一個品牌銷量增長了兩三年,但是品牌始終形成不了溢價,其實就是被ROI給綁架了。加大促銷力度能立馬實現的ROI,肯定比投入品牌精神建設要高得多,但品牌體系和價格體系都會隨之扭曲。
流量紅利是不可能一直存在的。有紅利的時候大家都會來搶,最終拉高流量成本,紅利也就消失了。它就像路邊一道好風景,出現的時候,可以好好欣賞一下,但是不要因此忘記目的地——建立品牌。具體如何建立?就是不斷地兌現對消費者的承諾,包括消費體驗、品牌價值感等等。
在雙11這種大促里,價格手段是必須的。但價格促銷讓銷量爆發(fā),不是最終目的。要通過高質量的產品和品牌形象的傳播,讓消費者認可產品,認可品牌本身,而不是只認打了幾折。雙11作為購物節(jié)頂流IP,帶動的不只是全中國人的消費熱情,也帶動了他們對各種品牌信息的關注度。所以,不僅促銷這個時候最好做,做品牌曝光,也是最高效的時機。
從人群角度來講,我們當然會關注最終完成成交和轉化的人群。但注意人群和興趣人群,也十分值得關注。雖然沒有成交,但選在雙11關注,購買傾向終歸是比其他時間關注的人要高。所以要針對這一類人群做持續(xù)的運營,最終形成轉化。
36氪:這可能是品牌和消費者的一種默契,在雙11關注你,代表我有比較強烈的購買意愿。對長效品牌和流量爆款之間的關系,倪叔怎么看?
倪叔:為什么短視頻媒介興起后,有一大批新品牌跑出來?因為比如抖音這種平臺,它為商家提供一些投流服務,保證你的品牌能夠高頻地曝光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形成熟悉的印象,好像已經成為了大品牌,打亂了原有的品類內的品牌排序,讓新品牌和大品牌是站在了同樣的起跑線。這是流量的厲害之處。
但是,流量是助力,不是本質。品牌的本質是,你要比所有人都更了解你的用戶,然后真正抓住他們的一個重要需求。這些新品牌和大品牌的差距在于,是不是真能長期卡住用戶需求。很多新品牌,沒有給到用戶真正有價值的供給,很多時候只是做了一點微創(chuàng)新就把價格賣兩三倍。用戶有錢的時候可能愿意嘗試,等用戶越來越沒錢的時候,他一定只去買最重要的東西。比如,用戶原來有買五瓶SK-II的錢,那他可能買一瓶SK-II,再買瓶平替試試。但如果他只有兩瓶的錢,他的選擇一定是只買SK-II。如果沒有流量,就不會有完美日記三年上市的故事。但是后面的發(fā)展是什么?不言而喻。
如果這瓶咖啡比別人便宜兩塊錢,消費者就不買了,這樣的品牌是沒有未來的。因為讓消費者來算賬的話,品牌之間互相卷,行業(yè)是沒有最低價的。
36氪:抖音可以在短時間把新品牌拉到大品牌的同一起跑線,靠有效的投流就能做到。那對于天貓來說,這是它的弱項嗎?
倪叔:并不是。新消費品牌浪潮本身就是天貓帶起來的。對于業(yè)外的人來說,可能覺得平臺誰的流量大,誰的生意就好。但實際上,中國雖然有很多流量平臺,但真正有能力幫助品牌做好新品營銷,做好整個流程設計的電商平臺,目前沒有幾家,但天貓可以算一家。
舉個例子,天貓的小黑盒,專門扶植品牌新品,幫助新品牌獲得最開始的啟動量,提高認可度。如果沒有平臺幫助,憑商家自身是很難完成這件事的。
03. 尋找確定性,工具和方法論干貨分享
36氪:降本增效是今年各家公司的主旋律,蚊子會這邊在服務品牌時候,有哪些辦法來達到這一點?
吳蚊米:降本增效其實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或者說為了精細化運營,我們每年都有創(chuàng)新。今年,我們與阿里巴巴達摩院合作推出了虛擬主播。一種是基礎版,一種是定制版。基礎版的成本很低,如果訂購一年,精算到每個小時可能就是11?塊錢。現在真人主播價格水漲船高,對于品牌壓力有點大。虛擬主播便宜非常多。
目前很多品牌已經部署了。比如說新銳品牌滿小寶,晚上四個小時黃金時段用真人,剩下的20?個小時全部上虛擬,目前銷售額已經能做到1比1了。再比如說養(yǎng)生堂的虛擬主播滲透率也做到26%了。
我們內部已經定了一個50計劃。一個是要把直播間銷量做到全店銷量的50%,另外則是虛擬主播要做到直播間的50%。今年我們已經幫幾十家直播間部署了虛擬主播,在擴大規(guī)模的過程中,我們也希望形成一整套成熟的SOP?和方法論。如今我們已經實現了7*24小時的不打烊直播,但在這次雙11沉淀后,我們要做的不是填空題,如何把24小時填滿,而是選擇題,在什么時段,應該用虛擬還是用真人,才能真正做到降本增效,做到流量效率最大化。
當然,要強調的是虛擬主播更適合標品,像女裝品類,每天都在上新,想讓虛擬主播實現真人主播沉浸式試衣服、跟觀眾互動的效果,目前還不太可能。
36氪:從圖文到短視頻,再從真人直播到虛擬主播,行業(yè)一直在發(fā)展在變化。倪叔在跟行業(yè)內人士交流的過程中,有沒有總結出一些適應新時期的方法論?
倪叔:這一點,我想聊回開頭說的雙11底層邏輯,冬季換新。為什么雙11比618聲量更大?不是因為做得早,而是冬季這個時間節(jié)點的整體消費大盤,就是比夏季換新時候要大很多。
剛剛蚊子會吳總也提到,天貓雙11已經14年了。慢慢地會發(fā)現,隨著商品供給越來越多,已經超過了需求,社會對購物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少了。在一線城市社交圈里,會聽到很多聲音覺得雙11沒有那么新奇了,也不會再因為物質上的匱乏而產生購買欲望。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內容,需要有場景。這就是興趣電商的邏輯。
我覺得天貓的遺憾就是,雙11臺子已經搭好了,但是沒有表演,沒有足夠多的內容增量來幫助用戶激發(fā)購買欲。所以,為什么要做種草要做逛逛要做直播,都出于這樣的考量。李佳琦為什么雙11預售戰(zhàn)績依然遙遙領先,就是因為他有好的內容。
從品牌自身來說,除開跟隨大促搞降價,有沒有做好消費者溝通,有沒有做好內容,有沒有激發(fā)用戶購買的沖動,才是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36氪:跟我們聊的一個大的討論前提設定都是電商這個行業(yè)里的中腰部以上的玩家,對于腰部以下小商家,想要玩轉雙11,或者說想要全年日銷做得更好的,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哪些思路可以提升?
倪叔:腰部以下也有差異。如果量級特別小的商家,建議不要來搶雙11,更好的選擇一定是日常就維護好用戶,再利用雙11的氛圍,讓他們在這個時間點成交。
對于更中型的商家,可以學習類目Top1和Top2的一些做法,不管是公關仗還是比價,甚至通過主播進行一些競爭,都是可以的。再次強調,雙11就是往上摸高的好機會。但總體來說,大的經營邏輯就是,大家不要對流量過度關注。過去那種以小博大的神話,在當前環(huán)境下肯定是越來越少,現在大家都是有幾分實力,就做幾分事。
36氪:總結一下,就是越難的時候心越要定,要擁抱變化,然后想辦法從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對嗎?
倪叔:對。阿里從去年就在講一件事,回歸經營本質。其他平臺也都在講經營邏輯。平臺在努力幫商家簡化營銷和流量的部分,讓商家更多地關注行業(yè)本身,關注自己的用戶最喜歡什么,怎么給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活動。當一個品牌不打折的時候,還有多少用戶愿意買,這才是品牌力的體現,也是生意能否做長久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