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手機發(fā)布會,一半時間講配置,另一半時間講拍照,不過消費者買手機的「動機」往往很直接——好看!哪怕現在的手機正面都長得一樣,廠商還是愿意在后蓋材質、顏色、圖案上做文章。人都是視覺動物,手機對于每個人意義絕不僅僅是工具,它更代表一種文化認知,是宣揚個性的載體。
百花齊放的手機形態(tài)
早期的手機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 DIY,它本身的形態(tài)就足夠獨特,翻蓋機、旋蓋機、滑蓋機,外觀上一眼就能看出區(qū)別。這時候的手機拿在手里更像是一個玩物,開蓋 / 合蓋都有一種儀式感。
細分領域有更多稀奇古怪的設計,挑幾個有代表性的來說:諾基亞 N-Gage 游戲手機采用橫向握持,按鍵分在兩側,屏幕在中間;諾基亞 N90 的攝像頭和屏幕能自由旋轉,變身 DV 相機,方便自拍;諾基亞 5700 采用扭腰設計,鍵盤轉過去就變成了 MP3 播放器;摩托羅拉 A1200 采用透明翻蓋 + 手寫筆,商務范兒十足。
現在的手機形態(tài)基本都趨于一致,能一眼看出區(qū)別的只有折疊屏手機。不過考量它的標準主要還是交互習慣,外觀占比不重。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不看好豎向折疊手機,因為它并沒有做出區(qū)別于現在的交互改革,只是收納和某些特殊場景時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熱門 IP 定制機
除了形態(tài)上的百花齊放,手機品牌也會和動漫角色、電影、超跑等推出定制手機,用心做的話定制化程度還是相當高的。比如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的夏普 SH-06D NERV,配合 EVA 劇場版發(fā)布,從外觀到內容系統(tǒng)都做了深度定制,拿到外面同好者一樣就能看出,算是一個標志了。
定制手機一般都是借熱門 IP 出圈,定價貴一些,有的還限量,至于設計是否認真就看用心程度了?,F在智能手機的聯名顯得「不認真」有個客觀因素,就是迭代太快了,留給設計的時間很短,所以很多就是貼個牌。
主題美化和壁紙
Android、iOS 兩大操作系統(tǒng)穩(wěn)坐江山之后,手機形態(tài)基本也趨于一致了,美化操作也更多轉移到了系統(tǒng)層面。早期的搞機愛好者很多就是為了改個狀態(tài)欄,弄個美化主題。現在的定制系統(tǒng)都很成熟了,費心搞機的人少了許多,可美化的地方主要就剩下主題和壁紙。有的系統(tǒng)可以設置全局主題,定制化程度還是很高的,不只是改個圖標那么簡單。成熟的主題生態(tài)完全可以養(yǎng)活一些設計師,輸入法主題也是一樣。
至于壁紙的話,獲取的門檻較低,免版權的圖片很容易找,壁紙 App 的作用就是幫助篩選和輕度調整?!赶⑵撩缹W」的時候流行黑色壁紙,挖孔屏的時候流行一些和前置開孔能 match 上的創(chuàng)意壁紙。我自己喜歡線條圖案類壁紙,有一類 App 能根據算法自動生成,Android 端推薦 Tapet,iOS 端有一個 The Wallpaper App。
科技以「換殼」為本
這幾年由于手機的正面已經相差無幾,廠商把心思更多放在了后蓋上。早期流行過聚碳酸酯,諾基亞是玩這個的專家,蘋果第一款「低價」手機 iPhone 5c 也是這種材質的多彩后蓋。不過聚碳酸酯的后蓋塑料感比較強,耐磨性、防曬能力也不足,后來被金屬后蓋取代。
現在的后蓋類型就比較多了,AG 玻璃、陶瓷、素皮、透明,綜合了重量、美觀度、手感等因素考慮。顏色和花紋上也是足夠豐富,為了增加品牌認同感,有的手機還會在后蓋上放大 logo,至于好不好看就見仁見智了。
vivo 最近展示了一種可變色的手機后蓋,可以自定義顏色,未來要是能量產的話,和壁紙、主題聯動應該也不難。話說類似的做法之前堅果手機就有過,換上不同后蓋自動切換對應主題,不過那個時候還是可拆卸后蓋,是通過識別金屬觸點來切換。更早還有諾基亞 N79,也是類似的效果。
現在給手機換外觀最省錢的方法,就是換一個手機殼。堅果手機一直堅持的足跡系列主要是增加文化認同,一加手機早期的一些砂巖、凱夫拉、木質手機殼主要是追求手感、質感,后面三星在手機殼上加過 LED,谷歌給 Pixel 做了環(huán)保、手感又好的布料手機殼,至于第三方手機殼選擇就更多了。
《足跡》保護套 乙醚
從工具到「文化櫥窗」
手機作為一個實體玩物,對于美觀性的追求一定是伴隨始終的??苹秒娪袄餅榱梭w現未來感,喜歡把手機(或者說其它形態(tài)的手持設備)描繪成全透明、無感情的設計,我覺得真實情況不太可能是那樣,就算是全透明或者可折疊,它也會有其它方式來展示個性,比如賽博朋克里的投影、霓虹燈。
《鋼鐵俠》
現在的手機長得越來越像,不過玩機樂趣其實沒有變少,反而更豐富了。你可能沒法像之前那樣看到一個手機快速認出品牌,但手機殼、鈴聲、主題、壁紙這些東西足夠你展現自己的個性,手機已經從一個單純的工具變成了展示個性的「文化櫥窗」。
關鍵詞: